复次,嗢柁南曰:初尊重尸罗、清净戒圆满、现行、学胜利、学差别为后。
学有三种,谓增上戒学、增上心学、增上慧学。建立如是三学差别,如声闻地应知其相义。略于此诸所学中,所有邪行应正了知,所有正行应正了知。
言邪行者,谓如有一,不尊重戒,泛尔出家。虽复出家,不以净戒为其增上。如于净戒,于定、于慧,应知亦尔。彼可容有犯无余罪,于彼世尊说其于诸沙门果证为无能者。是故当知,彼于三学一向毁犯。
言正行者,有三正行,谓下中上。
下正行者,谓如有一,尊重净戒,亦以净戒为其增上,与前相违。于定、于慧不生尊重,不为增上。此不容有犯无余罪,而容有犯小随小罪。于此如来不说其于沙门果证为无能者。
中正行者,谓于戒定皆悉尊重,亦为增上。如尊重戒,毁犯次第,此中亦尔。是故当知,乃至所有诸异生位。
上正行者,谓巳见谛,于三种学皆悉尊重。此巳获得沙门果证,不待思择有能、无能。
如是二行开为四种,即此四种合为二行。此二与四平等平等。当知此中,若有定学,必有戒学;若有慧学,必有定学;有戒学者,不必定有定、慧学。若瑜伽师尊重诸学,当知是名所作圆满;其余但名所作一分
复次,于性罪处能远离故,当知是名净戒圆满。于能密护诸根门等摄受净戒所有善法,无间受持相续转故,当知是名善法圆满。于遮罪处能远离故,当知是名别解脱圆满。又依圣所爱戒,若依蕴等五种善巧,及依别解脱律仪,受持世俗所有禁戒,随其次第,应知净戒圆满等第二门差别